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财经智慧

阿里云,暂停裂土封王

3380

2023-11-19 【 字体:

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%至276.48亿元,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44%至14.09亿元。利润增速大涨多是源于钉钉这个不赚钱业务的拆分,从收入来看,阿里云仍是六大业务集团中增速最慢的那一个。

财报公布了“1+6+N”组织变革下业务集团分拆和融资进展: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。

阿里对此的解释为,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,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。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可能无法按照原先的设想提升股东价值,因此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。

但这个解释在外界眼里,可能会显得相关性不足。

阿里云去年底至今,经历了两次故障、两次换任、决定分拆、分拆叫停,内部变动频繁之时恰逢大模型热潮席卷而来,动荡与机遇同步上演,颇具几分戏剧色彩。

大模型“暂缓”云焦虑

关于分拆叫停,蔡崇信在会上表示,当时云业务所处的大环境可预测,想通过金融工程的方式体现云业务的价值,现在转向通过投资显现云价值,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由AI驱动的云计算业务需要更多投资支持。

作为国内公有云龙头,大环境的压力势必会最先传导到阿里云。

日前,IDC发布的《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(2023上半年)跟踪》报告显示,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为190.1亿美元。

其中,IaaS市场规模为112.9亿美元,同比增速13.2%;PaaS市场规模为32.9亿美元,同比增速为26.3%。从IaaS+PaaS市场来看,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5.9%,创下近三年来同比增速新低。

年初宣布云智能集团分拆时,市场普遍对疫后云服务市场表现有较高期待。但从后续市场调研情况来看,公有云市场增速不及预期,IaaS增长放缓尤为明显。

IDC分析指出,上半年企业对预算的制定、支出和使用更加谨慎,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云市场消费不振。

不仅是互联网公司,近年来高速增长的运营商云也受到影响。2023年上半年天翼云收入459亿元,同比增长63.4%,对比从2021年开始同比增长突破三位数的成绩已有下滑。

环球同此凉热,企业降本俨然成为世界性命题,此前马斯克全力推动X平台“下云”使得每月云成本降低60%,引发业内对“云成本控制”的广泛讨论。

当下阿里云的增速已在个位徘徊,在企业IT消费趋于理性的大环境下,“独立”的条件不再充足。

增长的期望仍然系于大模型和AI。

市场风向如此,全行业对AI的关注与需求增长,对算力市场是极大利好。除了较为基础的,为大模型训练提供算力资源,云厂商也在尝试提供成熟解决方案,以产品迭代的方式创造营收。

如吴泳铭所言,未来对云计算的增量需求将由对AI的需求驱动,并且大部分AI计算将在云中运行。因此阿里要建立建立AI时代最开放的云,为所有行业提供稳定高效的AI基础设施,使所有行业都能智能化。

这也是未来几年所有云厂商竞争的焦点,尤其阿里云在错失政务市场的增量机会后,进军AI,更不容有失。

命运共同体

由此看来,阿里云不仅会“留”在阿里, 或许还会与阿里“绑得更紧”。

一是因为大模型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,技术与服务都不能掉队,阿里云自身造血能力陷入瓶颈之时,更需要母公司进行长期扶持。

尽管模型训练成本惊人已是公认的难点,但在抢占新技术话语权的压力下,头部云厂商都必须加足火力,烧出“技术前沿”。

官方解释也揭露了来自另一方的外部压力。10月美国决定对云计算使用的关键芯片加以控制,这不仅会影响阿里云的履约能力,限制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,还将制约阿里云的技术升级,尤其在大模型层面。如此严苛的竞争环境之下,阿里云确实需要集团为其“撑腰”。

二是阿里云的技术可优先于阿里系产品测试,阿里系的增长也需要AI驱动。

《晚点LatePost》报道指出,阿里云员工曾担心脱离集团的扶持后,淘天集团、菜鸟等公司原则上可以自由选择云服务提供商。吴泳铭后来在内部明确表示,未来集团会持续使用阿里云作为底座。

这涉及到将技术转化为可盈利项目,本身大模型质量与其训练数据质量密切相关,进入使用场景后,更需要结合具体行业数据设计产品,调整服务。因此,绝多大数云厂商都将落地第一站选在母公司的主营业务领域,也可顺势打造差异化定位。

同样,吴泳铭在会上强调了AI对企业全局战略的意义。他将阿里集团面向未来十年的重要优先级,明确为三个方向: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;AI驱动的科技业务;全球化的商业网络。

仅以淘天为例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道,今年双11准备及开卖期,淘宝天猫平台上商家已经开始规模化使用AI工具,调用AI次数已超过15亿次。此外,淘宝还在双11期间新开设了人工智能服务一级类目。

此外,吴泳铭为阿里云制定的战略规划中,除开“AI驱动”,还强调了“公共云优先”。

银杏科技从一位云计算从业者处了解到,“公共云”是“公有云”的新提法,对应的仍然是“私有云”概念。

公共云优先意味着阿里云对收入质量的重视上升,更关注“利润”而非“创收”,这也对应了本季度阿里云在利润上的大幅提升。

阿里巴巴高管透露,阿里云会更强调公共云的产品组合为主。因为公共云的云计算模式,会具备更强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,帮助客户提供更好更具性价比的服务。

“保利润”更像是为应对大环境竞争加剧进行的适应性调整,不过短期内阿里云的营收侧可能会继续承压。

恰逢多事之秋

与阿里系产品高度绑定可能的风险,恰好因近期的一次故障事件提醒了大众。

11月12日傍晚,有网友爆出阿里旗下多款APP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,随后“阿里全系产品崩了”“淘宝又崩了”“闲鱼崩了”“钉钉崩了”“阿里云盘崩了”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。阿里云发给客户的一份官方故障报告显示,故障原因在于访问密钥服务 (AK)在读取白名单数据时出现读取异常。

与去年底阿里云香港机房节点发生故障不同的是,此次故障不仅覆盖范围更大,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,舆论影响也更大,阿里系产品都在月活App排行榜前列,广大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了什么叫云计算时代的“断水断电”。

关于云事故,“因噎废食”、过分渲染故障严重性的论调固然不可取,但也不能忽视其对客户用云预期的影响。多次出现技术问题,客户为确保业务稳定性,会考虑在可能的情况下,切一部分负载到其他云厂商。友商也多愿意为此提供便利。

(来源:华为云官网)

另一个视角看,阿里云近期的人事调整也比较频繁。

张建锋卸任,恰好在香港宕机事故发生的10天后,彼时业内都认为两件事存在因果关联,并猜测张勇的接任只是暂时。

如今吴泳铭同样是集团总部CEO兼任阿里云CEO,同样被猜测是集团一把手暂时主持事务,又恰好遇上了技术故障。一系列变动仿佛轮回,题眼只在于谁才是阿里云的Mr. Right。

3月阿里宣布“1+6+N”改组计划之时,外界纷纷惊叹于如此庞大的企业突然宣布如此彻底的变动。而后半年,这场声势浩大改革还在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上演新的章节。

叫停分拆不等于停止投入,曾被比喻为阿里集团“王冠上的明珠”的阿里云,还得继续“坚守岗位”,做阿里巴巴面向未来的招牌。

(来源:云掌财经)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展示,不拥有所有权,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、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/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,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阅读全文
相关推荐

派诺科技北交所发行结果:申购倍数1211.98倍 创2022年以来新高

派诺科技北交所发行结果:申购倍数1211.98倍 创2022年以来新高
挖贝网12月8日消息,派诺科技(831175)北交所发行结果出炉,网上有效申购倍...

牧原的猪,到底值多少钱?

牧原的猪,到底值多少钱?
从11月份以来猪肉价格进入了新一轮下跌趋势,数据显示2023年11月牧原股份商品...

德赛电池配股募资18.04亿元 致力成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

德赛电池配股募资18.04亿元 致力成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
2023年12月8日,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《向原股东配售股份并在主...

一万家银行,撑起一个IPO!

一万家银行,撑起一个IPO!
像兴欣新材、索宝蛋白、永达股份都是浙江省上会通过,等待申购或等待上市的公司。浙江...

东南亚盯上中国游客:新泰马陆续免签,争抢出境游首选地

东南亚盯上中国游客:新泰马陆续免签,争抢出境游首选地
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作者:刘沐轩东南亚经典路线“新马泰”,马上又可以说走就走了。继...

机器人再迎利好,千亿赛道即将爆发,利润大增500%的优质股被资金抢筹!

机器人再迎利好,千亿赛道即将爆发,利润大增500%的优质股被资金抢筹!
12月4日至6日,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正在安徽芜湖市举办,百余位行业顶级专家学...

高歌猛进!AIGC赋能,信雅达晋级6连板,金融科技ETF(159851)午后涨逾2%

高歌猛进!AIGC赋能,信雅达晋级6连板,金融科技ETF(159851)午后涨逾2%
2023年12月7日,受益于AIGC赋能,金融科技板块冲高,多股大涨。截至目前,...

氢能源产业链,永远绕不开全球第一的000338!

氢能源产业链,永远绕不开全球第一的000338!
前几天,《共建中国氢能高速行动倡议》发布,有关部门建议在高速公路网络上加快建设加...

谷歌最强AI模型Gemini正式发布:多模态、三大版本

谷歌最强AI模型Gemini正式发布:多模态、三大版本
财联社12月7日讯(编辑牛占林)当地时间周三,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宣布推出其认为规模...

巨亏22亿,估值700亿,这家公司为何能IPO?

巨亏22亿,估值700亿,这家公司为何能IPO?
这意味着,公司已经拿到了上市门票,上市后,将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。公司的人形...